• 欢迎访问尚仁诗歌网站,一起赏析现代诗歌之美,喜欢诗歌的朋友,欢迎加入尚仁诗歌网【草根诗人】qq群。 QQ群
  • 尚仁诗歌网部分作品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  • 尚仁诗歌网每周定时更新稿件作品,其他工作日待更,请理解和支持!尚仁诗歌网所有作品禁止转载。
  • 牛寺诗歌网已改名为尚仁诗歌网,可抖音搜索尚仁诗歌网&尚仁诗歌,期待您的关注!
  • 尊敬的作者朋友!目前平台对长期供稿的诗人提供送书活动,您将获得“尚仁诗歌”图书一册,如您有兴趣,请与我们联系!注:送书带来的快递费用,由您本人承担!

周本纪-史记五十章

二十四史 小尚 358次浏览 0个评论

周本纪-史记五十章

周本纪

周的始祖后稷,名叫弃。
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,名叫姜原。
姜原是帝喾的元妃。
姜原到野外去,看见巨人的足迹,心里很喜爱,想踩一下,踩下之后,身子觉得震动,好像怀了孕一样。
过了一周年,便生了个儿子。
姜原认为不吉祥,就把他丢在小巷里,牛马经过都避开他,不去践踏;又移置到树林中,刚好碰到山林中人很多,就换了地方,丢到结了冰的沟渠上,一群飞鸟用它们的翅膀盖着他、垫着他。
姜原认为他神异,于是就收留他,抚养他长大成人。
因为当初想抛弃他,所以取名叫弃。
弃在儿童时代,就不一般,有着大人那样的志向。
他做游戏,喜欢栽麻种豆,麻、豆长得很好。
等到长大成人,就爱好耕作务农。
他观察土地特点,适合谷物生长的就种上谷物,民众都向他学习,帝尧知道这件事,提拔他当农师主管农业,天下都蒙受他的好处,对当时有大功。
帝舜对他说:“弃,当初,老百姓挨饿时,你这个农师就适时播种各种谷物。”于是封弃在邰地,称为“后稷”,另外让他姓姬。
后稷的兴起,在唐尧、虞舜、夏禹的时代,这一族历代有美好的德行。
后稷去世,儿子不纜即位。
不纜到了晚年,夏朝政治衰败,废去农官,不注意农事。
因而,不纜失去他的农官,就逃奔到戎狄族地区。
不纜去世,儿子鞠即位。
鞠逝世,儿子公刘即位。
公刘虽然处在戎狄地区,但又继续从事后稷的事业,致力于耕种,到处察看土地性能,从史记漆水、沮水渡过渭水,伐取木材以供应用。
于是,外出的人有资财,定居的人有积蓄,民众仰仗他过上了好日子。
各族人感念他的恩德,大多迁到这里,拥护和归顺他。
周朝事业的兴起就是在这里开始的,所以诗人创作歌诗乐章称颂他的德行。
公刘去世,儿子庆节即位,把国都建在。。地。
庆节去世,儿子皇仆即位。
皇仆去世,儿子差弗即位。
差弗去世,儿子毁阝俞即位。
毁阝俞去世,儿子公非即位。
公非去世,儿子高圉即位。
高圉去世,儿子亚圉即位。
亚圉去世,儿子公叔祖类即位。
公叔祖类去世,儿子古公。。父即位。
古公。。父继承并光大后稷和公刘的事业,积善成德,施行仁义,全国人民都拥戴他。
薰育、戎狄来攻打他,想得到财物,古公。。父便把财物送给他们,不久又来攻打,想得到土地和民众。
民众都愤怒,想决战。
古公却说:“民众拥立君主,是靠他来为他们谋利益,现在戎狄所以发动战争,是为了我的土地和民众。
民众属于我,与属于他们,有什么不同呢?民众要为了我的缘故去打仗,那就等于杀了人家的父亲或儿子去做人家的君主,我不忍心这样做。”于是就带着他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了。。地,渡过漆水、沮水,越过梁山,定居到岐山脚下。
。。地整个地区的人扶老携幼,全部又跟随古公来到岐山脚下。
近旁其他国家的民众,听到古公的仁爱,也大多来归附他。
这时,古公便扬弃戎狄的部分习俗,建筑城池宫室房舍,把民众分成几个邑落定居下来。
又设立各种官职,负责管理各种事务。
于是民众都歌咏乐诗,颂扬他的功德。
古公有个长子名叫太伯,次子叫虞仲。
太姜生了小儿子季历,季历娶了太任,太姜、太任都是有贤德的女人。
太任生昌时,有圣人的征兆。
古公说:“我这一族应当有振兴大业的人出现,大概在昌吧?”长子太伯、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历接位,以便传位给昌,于是两人逃到吴地,并像当地人一样身上刺花纹,剪断头发,以表示让位给季历。
古公去世,季历即位,就是公季。
公季继续修明古公传下的道德,专心推行仁义,诸侯都归顺他。
公季去世,儿子昌即位,就是西伯。
西伯就是文王。
他遵循后稷、公刘的事业,效法古公、公季的成规,真诚地实行仁义,尊敬老人,慈爱晚辈,谦恭对下,礼遇贤才,白天为接待士人连吃饭都没有空闲,因此,很多士人都归附他。
伯夷、叔齐在孤竹国,听说西伯善待、敬重老人,一起前来归附他。
太颠、闳夭、散宜生、鬻子、辛甲大夫等一班人都前来归附他。
崇侯虎向殷纣谗害西伯说“:西伯积累善行和德业,诸侯都归向他,对您将是不利的。”纣帝就把西伯囚禁在。。里。
闳夭等人很担心西伯,于是找来有莘氏的美女,骊戎的彩色骏马,有熊氏的三十六匹好马以及其他珍奇怪异的宝物,通过殷的宠臣费仲献给纣。
纣王非常高兴,说“:有了这么一个美女便足以释放西伯,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东西呢!”于是赦免了西伯,还赐给他弓箭斧钺,使西伯能有权征讨邻近诸侯。
纣还说“:谗害西伯的,是崇侯虎。”西伯就献出了洛河以西的土地,以此请求纣王废除炮烙酷刑,纣答应了他。
西伯暗中行善事,诸侯有了争议,都来找他作出公平裁决。
当时,虞、芮两国的人,有了争议不能解决,就来周国。
到了周的国界。
见到耕田的人都互让田界,民众的习俗都尊重长辈。
虞、芮两国的人还没有见到西伯,就自觉惭愧,互相诉说“:我们所争的,正是周国人所认为耻辱的事,还去干什么,不过是自取羞辱罢了。”于是返回,互相谦让而去。
诸侯听到这件事,就说:“西伯应该是受天命,得天下的君主。”第二年,西伯攻伐犬戎。
下一年,攻伐密须。
再下一年,打败耆国。
殷朝的祖伊听到这些,很恐惧,就报告纣帝。
纣说“:我不是有天命的吗?他这样做又能怎么样!”第二年,西伯攻打于阝国。
下一年,攻伐崇侯虎,并建造丰邑,把国都从岐山下迁到丰邑。
下一年,西伯逝世。
太子发即位,这就是武王。
西伯在位大约五十年。
他被囚禁在。。里时,把《易》的八卦增加到六十四卦。
诗人们称颂西伯,就在受天命称王的那年,裁决了虞芮两国争讼。
后十年逝世,追谥为文王。
改变了法令制度,制定了自己的历法。
又追尊古公为太王,公季为王季,因为周朝的王业是从太王开始奠基的。
武王登位,以太公望为军师,周公旦为辅佐,召公、毕公等人在武王身旁协助,学习、继承文王的事业。
九年,武王在毕地祭祀文王,往东检阅军队,到达盟津。
他制作了文王的牌位,用车载着,供在军营中。
武王自称太子发,表示奉文王的命令去讨伐,不敢独断专行。
于是他向司马、司徒、司空、受领符节的军官宣告:“大家要庄敬戒惧,切实努力。
我本来无知,只因为祖先有德行,我不过继承祖先的功业罢了。
明定各种赏罚,以完成这次功业。”于是起兵。
军师尚父发布命令说“:集合你们的士兵和你们的船只,后到的斩。”武王乘船渡河,船到中流,有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,武王俯身拿起来祭天,渡河完毕,有一团火从上往下降,到达武王的屋顶时,化成一只乌鸦,颜色赤红,发出魄魄的声音。
这时,不曾预约而相会在盟津的诸侯有八百个。
诸侯们都说“:纣可以讨伐了。”武王说:“你们不知道天意,还不行啊。”于是领兵回去了。
过了二年,听说纣昏乱暴虐更严重,杀死王子比干,囚禁箕子。
太师疵,少师强,抱着各自的乐器逃到周国。
这时,武王向诸侯普遍宣告说:“纣王有重大罪孽,不能不倾全力征讨。”于是遵从文王的遗愿,率领兵车三百辆,勇士三千人,带甲的武士四万五千人,向东讨伐纣。
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,军队全部渡过盟津,诸侯都来会合。
武王说:“勤奋努力,不可懈怠!”武王于是写下《太誓》,对众人宣告“:现在殷纣王只听信他女人的谗言,自绝于天,毁灭了他三位正直的贤臣,远离了他祖父母以下的亲族,断弃了他祖先的乐曲,崇尚淫荡的乐声,扰乱纯正的音乐,来讨得女人的欢心。
所以现在我姬发恭谨地执行上天的惩罚。
各位努力奋进,不能等待第二次,更不能等待第三次了。”二月甲子日,天刚亮,武王早早地到达商都郊外,举行誓师。
武王左手握着黄色大斧,右手拿着白色旄旗,用来指挥,大声说:“远征辛苦啊,西土来的人们!”接着说:“喂!我友邦的大君主、司史记徒、司马、司空、亚旅、师氏、千夫长、百夫长,以及庸人、蜀人、羌人、。。人、微人、纟卢人、彭人、濮人,举起你们的戈,排好你们的盾,竖好你们的矛,我要宣誓了。”武王宣誓说“:古人有句话‘:母鸡不报晓。
母鸡报晓了,便会倾家荡产。’现在殷纣王只听信女人的话,废弃对祖先的祭祀,完全不过问,毁弃了自己的家国,舍弃祖父母传下的亲族,不任用他们,而天下犯大罪逃亡去的人却受到尊崇和推重,受到信任和使用,让他们暴虐百姓,让他们在商国干尽坏事。
现在,我姬发恭谨地执行上天的惩罚。
今天打仗,前进不过六步、七步,就要停下来整队,以便齐头并进,各位要努力遵守军令啊!向前冲刺,不过四、五次,六、七次,也要停下来整队,以便齐头并进,各位要努力遵守军令啊!希望大家威武勇猛,像老虎像熊罴,像豺狼像螭蛟。
在商都郊外,不要阻挡来投奔我们的殷国士兵,可让他们为我们西土服劳役。
各位努力吧!你们如果不努力,那么,你们自身将会受到斩杀。”宣誓完毕,诸侯军队聚在一起,有兵车四千辆,列阵于牧野。
纣帝听说武王来了,也发兵七十万抵御武王。
武王派军师带领勇士冲入敌阵挑战,然后用大部队冲杀纣军。
纣军人虽多,但没有作战的决心,内心希望武王军队赶快进城。
他们都纷纷倒戈,给武王开路。
武王冲锋,纣军溃散,背叛了纣。
纣逃回城内,登到鹿台上,穿上宝玉装饰的衣服,投火自焚而死。
武王拿着大白旗指挥诸侯,诸侯都来参拜武王,武王向诸侯拱手答礼,诸侯全部都服从他。
武王来到商朝国都,商朝百姓都在城郊迎候。
于是武王叫群臣向百姓宣告说:“上天给大家赐福。”商朝百姓都拜谢叩首,武王也答拜,于是进城,到纣死的地方。
武王亲自向纣尸射发三箭,然后下车,用轻吕剑击纣,用黄色大斧斩下纣的头,悬挂在大白旗上。
然后走到纣的两个宠妃那里,两个宠妃已自缢而死。
武王又射三箭,用剑砍她们,用黑色斧头斩下她们的头,悬挂在小白旗上。
武王然后出城返回军营。
第二年,清除道路,修复神社和商纣的宫室。
到时候,一百名壮士打着九条飘带的旗帜做为先导,武王的弟弟叔振铎护着仪仗车,周公旦握着大斧,毕公握着小斧,立于武王左右。
散宜生、太颠、闳夭等执着剑护卫武王。
进城后,武王站立神社南面大部队的左边,群臣都跟随着。
毛叔郑捧着净水,卫康叔封铺好蓐席,召公。。进献丝织品,军师尚父牵着作牺牲品的牛羊。
尹佚朗读策书祝文说“:殷的末代子孙纣,毁败废弃先王的美德,侮辱神明,废除祭祀,昏乱暴虐地对待商国百姓,他的罪恶彰明昭著,天皇上帝早已知道。”于是武王再拜叩首,说:“我承受天下的大命,取代殷,接受上天昭明的命令。”武王又再拜叩首,才出去。
武王把殷国遗留下来的百姓封给纣王的儿子。
武王又因为殷地刚平服,还没有安宁,就让他弟弟管叔鲜、蔡叔度辅助禄父治殷。
尔后命令召公释放被囚禁的箕子,命令毕公释放被囚禁的百姓,表彰商容居住的里闾。
命令南宫括散发鹿台的钱财和钜桥的粮食,以赈济贫弱的百姓。
命令南宫括、史佚展示九鼎和宝玉。
命令闳夭加高比干的坟墓。
命令管祭祀的官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,于是撤兵回归西土。
沿途巡视,记载政事,作《武成》一篇。
分封诸侯,分别赐给宗庙祭祀用的宝器,作《分殷之器物》。
武王追思先圣先王的功德,于是褒奖分封神农的后代到焦地,黄帝的后代到祝地,尧帝的后代到蓟地,舜帝的后代到陈地,大禹的后代到杞地。
然后又分封功臣谋士,而军师尚父是第一个受封的。
封尚父在营丘,国号齐;封弟弟周公旦在曲阜,国号鲁;封召公。。在燕国,封弟弟叔鲜在管国;封弟弟叔度在蔡国。
其余的按等受封。
武王召集九州的长官,登上。。地的土山,遥望商都。
武王回到周地,夜晚难以入睡。
周公旦到武王住所,问他:“为什么不睡?”王回答道:“告诉你吧,上天不享用殷商的祭祀,从我还没有出生到现在六十年了,小人在朝掌权,贤臣遭到放逐,上天不维护殷朝,今天我们才能建立王业,殷朝承受天命刚建立的时候,任用名贤三百六十人,其政绩不显著,也不至于灭亡,后来竟发展到今天这样。
我不能知道上天是否保佑我们,怎么有空闲安睡呢?”武王又说“:我要上天一定要保佑周朝,使天下的人都服从中央,我要找出所有的恶人,贬责他们,使他们受到与殷王一样的惩罚。
我要日夜慰劳安抚民众,彻底安定我们西方的领土,我要办好各种事情,直到周朝的德行光照四方。
从洛水湾一直到伊水湾,平坦而无阻险,这曾是夏朝定居的地方。
我曾在南边看过三涂山,北边看过太行山麓,也看过黄河,看过洛水、伊水,洛伊流域是建都的好处所。”于是营建了洛邑作周朝的陪都,然后才离开。
把战马纵放在华山的南面,把耕牛放养到桃林原野,收藏干戈,收兵并解散军队,昭示天下:再也不用这些了。
武王战胜了殷朝,二年后,向箕子询问殷灭亡的原因,箕子不忍心说殷的过失,只是以国家生存与灭亡的道理告诉武王。
武王也觉得不好意思,所以以治天下的道理询问他。
武王病了。
天下还没有安定,大臣们恐惧,恭敬地占卜,于是周公沐浴斋戒,愿以自己为质押,代替武王生病或死去,武王病有好转。
后来,武王逝世,太子诵继承王位,这就是成王。
成王年少,周朝又刚刚平定天下,周公担心诸侯背叛,就代理成王政务,主持国事。
管叔、蔡叔等诸弟怀疑周公,勾结武庚作乱,背叛周室,周公奉成王命令进行讨伐,杀了武庚、管叔,放逐了蔡叔。
用微子开代殷朝后代,在宋地建立国家。
又尽量收服一些剩余的殷国民众,赐给武王的小弟弟封,封他为卫康叔。
晋唐叔得到了一种象征吉祥的谷子,献给成王,成王送给了还在军营中的周公。
周公在东方接受了谷子,宣布了成王的命令。
当初,管叔、蔡叔背叛周室,周公讨伐他们,三年才平定,所以起初作《大诰》,其次作《微子之命》,其次作《归禾》,其次作《嘉禾》,再其次作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、《梓材》,那些事迹都记载在周公的这些文章中。
周公代行政事七年,成王长大成人,周公把政权交还成王,自己面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。
成王在丰地,派召公再建造洛邑,以承继武王的旨意。
周公又占卜,反复视察,终于建造完成,把九鼎放置在那里。
他说“:这里位于天下的中央,四方来入贡的,道途都相等。”作《召诰》、《洛诰》。
成王把殷国的遗民迁到洛邑后,周公把史记成王的命令向他们宣告,作《多士》、《无佚》。
成王任命召公为太保,周公为太师,向东攻伐淮夷,歼灭奄国,把它的国君迁到薄姑。
成王从奄国回来,在宗周,写下《多方》。
成王废黜殷祀以后,袭击淮夷,回到丰京,写下了《周官》。
兴作订正礼仪音乐,改革法令制度,百姓和睦,兴起太平歌颂之声。
成王讨伐东夷之后,息慎前来朝贺,成王命令荣伯写下了《贿息慎之命》。
成王临终,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,于是命令召公、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位。
成王逝世以后,召公、毕公率领诸侯,引导太子钊拜见先王庙,反复告诫他文王、武王能够成就王业,来之不易,重要的是在节俭,不贪欲,以专志诚信来统治天下,写作《顾命》。
于是,太子钊登位,这就是康王。
康王即位后,遍告诸侯,向他们宣告文王、武王的事业,以申诫诸侯,写下了《康诰》。
所以成王、康王时代,天下安定,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。
康王命令作策官毕公分出成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到郊区居住,作为成周的屏藩,写下了《毕命》。
康王去世,儿子昭王瑕即位。
昭王时代,王道略有缺失。
昭王到南方巡视没有返回,死于大江之上。
他死后没有向诸侯告丧,是由于忌讳这件事。
拥立昭王的儿子满,这就是穆王。
穆王即位时,年纪已经五十岁了。
这时王道衰败,穆王忧虑文王、武王传下的善政缺疏,于是任命伯礒为太仆,告诫他注意国家的政事,写下《礒命》。
国家再度安宁。
穆王准备攻伐犬戎,祭公谋父谏阻说“:不能这样。
先王只显示美德,不列兵示威,平时蓄积兵力,待时机行动,这样行动就有威势;常常列兵炫耀,容易流于儿戏,流于儿戏就不能使人畏惧。
因此,周文公的颂诗说:‘收起干戈,藏好弓箭,我只求美善的德惠,遍及中国,相信能用王道确保天下。’先王对待百姓,勉励他们端正德行,促使他们性情敦厚,增加他们的财富,改良他们的器具;让他们明白利害好恶所在,用教育熏陶他们,使他们尽心求利而避害,感怀恩德而惧怕威势。
因此先王能世代保国并不断壮大。
从前我们先祖,世代担任农官,忠诚侍奉虞、夏两朝。
等到夏朝衰败,废弃农官,不重农事,我们先祖不纜因此失去官职,而自己流窜到戎狄居住的地方。
但是他不敢怠废农业,加紧道德修养,弘扬他的事业,修治他的教化法度,早晚恭谨勤奋,用厚道诚挚的态度保持这一切,用忠心信义的态度奉行这一切。
一代代都能成就美德,无愧于先祖前辈。
到了文王、武王时代,更发扬前代光辉美德,再加上仁慈和善,敬事神明,保护民众,神民无不高兴欣喜。
商王辛对人民犯下滔天大罪,人民实在不能忍受,欣然拥戴武王,以致武王在商都近郊对商王用兵。
由此可见,先王并非崇尚武力,而是深切地体恤民众隐痛,不得已用武力为民众除害啊。
先王的制度,国都近郊,叫做甸服,甸服外面,叫做侯服;侯服外面,叫做宾服;夷、蛮居住的地区,叫做要服;戎、狄居住的地区,叫做荒服。
属于甸服的要供应天子每日的祭礼,属于侯服的要供应每月的祀礼,属于宾服的要供应四季的献享,属于要服的每年要纳贡,属于荒服的要承认周王朝的正统。
按日祭祀天子的祖父、父亲;按月祭祀高祖、曾祖,按四季献上始祖的祭品,按年纳贡,终生朝王一次。
先王为求祀典的顺当,甸服有不参与祭祀的,就修正自己的思想;侯服有不参与祭祀的,就修正号令;宾服有不献享的,就修正典法;要服有不纳贡的,就修正尊卑职贡的名号;荒服有不归服王的,就修正自己的文德。
上面所说的都做了,仍然有人违反规定,就动用刑罚。
于是,对不祭的依法惩治,对不祀的派军队讨伐,对不献享的进行征剿,对不纳贡的加以责备,对不归服的进行劝告。
于是有刑罚的法令,有讨伐的军队,有征剿的武备,有威严谴责的诏命,有规劝的文辞。
谴责的诏命发布了,规劝的文辞公告了,要服、荒服的民族仍然不纳贡,不朝见,那么天子就要加强修治自己的品德,不必动员民众去远征。
所以,邻近处没人不听从,远方的没人不归服。
现在的犬戎氏,自从大毕、伯士死后,一直能尽他荒服的职责纳贡、朝王,而天子却说‘:我一定要以“不享”的罪名征讨他们,而且要向他显示武力’,这难道不是废除先王的教诲,破坏先王的制度吗?我听说犬戎树立敦厚的风尚,遵循先人的善德,始终如一地固守。
他们应该有抵御我们的力量。”穆王不听,还是征讨犬戎,只得了四头白狼和四头白鹿回来。
从此以后,荒服部族不来朝王了。
诸侯有不亲睦的,甫侯告诉了穆王,于是修治刑法。
穆王说:“唉,过来吧!你们这些有国有土地的人们,我向你们宣布完善的刑法。
现在你们要安定百姓,应该选择什么,不是好的官员吗?应敬重什么,可不是刑法吗?应如何自处,不是狱讼的轻重适宜吗?原告和被告双方到齐,狱官就言、色、气、耳、目五方面来考察供辞,考证核实,就按五刑判决,如果判五刑的材料还不核实,就按五罚处理。
如果五罚处理,无法让人折服,便按五过处理。
五过的弊病在于狱官依仗权势,假公济私,求情行贿等,一定要核实罪行,使处罚与过失相当。
五刑罪有疑而不决的,可考虑赦免;五罚罪有疑而不决的,也可考虑赦免,要认真考核,处置适当。
检核确实就能使众人心服,审讯要有真凭真据。
不能核实,就不要随意处置,要恭敬谨慎地对待天子的威严。
触犯墨刑又有疑虑,应当赦免。
只罚一百个钱,但要核实他的罪过。
触犯劓刑又有疑虑,应当赦免,罚款二百个钱,但要核实他的罪过。
触犯膑刑又有疑虑的,应当赦免,罚款比劓刑加一倍略少些,但要核实他的罪过。
触犯宫刑又有疑虑,应当赦免,罚款五百个钱,但要核实他的罪过。
触犯死刑又有疑虑,应当赦免,罚款一千个钱,但要核实他的罪过。
墨刑的有关条文有一千条,劓刑的有关条文有一千条,膑刑的有关条文有五百条,宫刑的有关条文有三百条,死刑的有关条文有二百条,五刑的条文共三千条。
这套刑律,称它为《甫刑》。
穆王在位五十五年,逝世,儿子共王鋢扈即位。
共王出游在泾水上,密康公跟随着,有三个女子投奔他。
密康公的母亲说“:你一定要把她们送给君王,兽上了三只叫群,人上了三个叫众,女子上了三个叫粲。
君王打猎时,不取成群的兽;诸侯行事时,不敢叫众人下车致敬;君王娶嫔妃不同时娶一族的三个女儿。
三个女子,是美好的事物。
人们把美好的事物送给你,你有什么德行能够消受呢?君王都不能消受,何况你这样的小辈!小辈得到美物,终究必然灭亡。”密史记康公仍然不献给共王,一年后,共王灭了密国。
共王逝世,儿子懿王。。即位。
懿王的时候,王室渐渐衰败,于是有人作诗讽刺。
懿王逝世,共王的弟弟辟方继立,这就是孝王。
孝王逝世,诸侯又拥立懿王的太子燮,这就是夷王。
夷王逝世,儿子厉王胡即位。
厉王即位三十年,贪图财利,亲近荣夷公。
大夫芮良夫劝谏厉王说“:王室将要衰微了吧?那荣夷公喜欢专擅财利却不知大祸临头。
财利,是各种事物生长出来的,是天地所有的,而有人想专擅它,祸患就多了。
天地生成一切事物,人人都可以分享,怎么能一人专擅呢?一人专擅必然招致天怒人怨,而又不知防备大祸患。
他像这样引导王,王还能长治久安吗?作为君王,本应开发财利,公平地分配给上上下下的人,使天神、民众和万事万物没有一个不得到应该得到的,还要每天警惕,怕招来怨恨。
所以,《颂》诗说‘:文德盖世的后稷,能够与天神相配,你使民众自立生存,没有谁不以你为标准。’《大雅》上的诗篇也说:‘普遍地赐福民众,成就了周朝天下。’这不正是普遍地分配财物而戒惧祸患吗?所以能成就周,一直到现在。
如今,君王您学着专擅财利,这可以吗?普通人专擅财利,人们还称他为盗贼,一个君王这样做,归附他的人就少了。
荣公若被重用,周一定要衰败。”厉王不听,还是用荣公做卿士,主理国事。
厉王行事暴虐成性,奢侈专横,百姓议论他的过失。
召公谏劝说“:人民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了。”厉王大怒,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,命他监察议论的人,巫师告谁议论厉王就杀掉谁。
这样,议论的人就少了,诸侯也不来朝拜。
三十四年,厉王更严苛,百姓不敢开口讲话,路上相遇,只能眼色示意。
厉王大喜,告诉召公说“:我能消除议论了,民众再不敢有怨言。”召公说:“这只是堵塞罢了,堵塞民众的嘴,比堵塞河流的害处更严重。
河流一旦溃决,所伤害的人一定很多。
老百姓也是一样的。
所以,治水的要疏通河流,使流水畅通;治理民众的人要开放言论,使民众敢说话,因此,天子听治政事,要使上至公卿下至列士进献讽谕朝政的诗篇,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,史官进献前代得失利弊的史书,太师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,然后由盲人乐师朗诵和宣读。
各种官吏都能上谏,普通民众的意见能层层反映,上传天子,左右近臣要尽规谏的责任,内亲外戚要考察和弥补天子的过失,乐师和太史教导、诲育天子。
老臣汇集、整理各方面意见,然后君王斟酌考虑衡量取舍。
这样,政事施行就不会违背常理。
人民有嘴,好比土地有山川,人类财富用度都从这里产生。
这好比土地有高低干湿平原沃野,人类衣食所需都从这里产生。
放手让民众讲话。
善事加以推行,恶事加以阻止,这是能够产生财用衣食的。
民众在心里思考,在嘴里说出,想成以后便有所流露。
如果堵塞他们的嘴,那么赞同你的,跟随你的又能有几个呢?”厉王不听。
于是国人不敢讲话。
三年之后,人们不约而同起来反叛,袭击厉王。
厉王逃到彘地。
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家里,人民知道了就包围了召公家。
召公说:“从前,我屡次劝谏君王,君王不听从,所以造成这次的灾难。
现在杀了王太子,君王不会认为我把他当作仇人而发泄怨恨吗?事奉君主的人,即使处在危险之中,也不能仇恨怨怼,即使有了责怪,也不能发怒,更何况事奉天子呢?”于是就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王太子,太子最终得以脱身。
召公、周公二位相国摄行政务,称为“共和”(前841)。
共和十四年(前828),厉王死在彘地。
太子静在召公家长大了,二位相国就拥立他做王,这就是宣王。
宣王即位,修明政事,效法文、武、成、康诸王的风尚,诸侯重新以周为宗主。
十二年(前816),鲁武公来朝见王。
宣王不到千亩亲自耕种藉田,虢文公劝谏说“:废了亲耕之礼不可以。”宣王不听。
三十九年(前789),在千亩打仗,宣王的军队被姜氏之戎打得大败。
宣王丧失了南方军队之后,就在太原计点民众数字,以便征兵。
仲山甫劝谏说:“民众数不可以计点。”宣王不听,最终计点民众数。
四十六年(前782),宣王逝世,儿子幽王宫氵星即位。
幽王二年(前780),西周镐京和附近的三条河川都震动了。
伯阳甫说“:周将要灭亡了。
天地间阴阳二气,不能失掉规律,如果失掉规律,便是人扰乱了它。
阳气伏在地下不能出来,阴气压迫着阳气不能上升,这样就会发生地震。
现在三河一带都发生地震,是由于阳气失去应有的位置,而被阴气镇压着。
阳气失序而在阴气下面,河川的源头一定阻塞了,源头阻塞,国家一定要灭亡。
水土气通而湿润,便能生产东西,为民所用。
土地没有水源,民众缺乏财物日用,国家不灭亡,要等到何时!从前伊水、洛水枯竭,夏朝灭亡,黄河枯竭,商朝灭亡。
如今周朝的德行也像夏、商二朝的末代了,河川的源头又被阻塞,源头阻塞必定枯竭。
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,山崩塌,川枯竭,这是亡国的象征。
川枯竭一定会发生山崩塌。
若国要灭亡不会超过十年。
因为十是天数的一个轮回。
上天所要抛弃的国家,不会超出十的期限。”这一年,三条河川枯竭了,岐山崩塌了。
三年(前779),幽王宠爱褒姒。
褒姒生下儿子伯服,幽王想废掉太子。
太子的母亲原是申侯的女儿,而做了王后。
后来幽王得到褒姒,宠幸她,就想废掉皇后,并废去太子宜臼,而以褒姒为王后,以伯服为太子。
周太史伯阳读到历史的记录,就说:“周要灭亡了。”从前,夏朝衰败的时候,有二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前,说道:“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。”夏帝占卜,或杀掉龙,或赶走龙,或留下龙,都不吉利。
又占卜请求能得到龙的唾沫储藏起来,才吉利。
于是陈列了玉帛,并以简策写文告请神龙,龙去了,留下了唾沫,夏帝用匣子把唾沫装起来,除掉地上的唾沫痕迹。
夏朝灭亡,这匣子传到殷朝。
殷朝灭亡,这匣子又传到周朝。
经过三个朝代,没有人敢打开它。
到了厉王末年,打开观看。
唾沫流到宫中,无法除去。
厉王就命令妇女赤着身子对它大声呼喊,唾沫便变成一只黑蜥蜴,窜到厉王的后宫。
后宫有个侍女,刚七八岁,碰上它。
她成年后就怀孕了。
没有丈夫却生了孩子,她害怕了,就将那孩子丢弃了。
宣王的时候,曾有小女孩唱着歌谣:“桑木做成的弓啊,箕木制成的箭袋,是要灭亡周国的。”当时宣王听到这首歌,正好有一对夫妇卖桑弓箕箭袋,于是宣史记王派人抓住并杀掉他们。
夫妇俩在逃跑的路上,见到过去后宫小女侍丢弃在路旁的那个怪女孩,夜间啼哭,就可怜她,收养了她。
于是,夫妇俩逃到褒国。
后来,褒国人有罪,便请求献上那侍女丢弃的怪女孩给幽王来赎罪。
这个被丢弃的女子从褒国来,因此称为褒姒。
在幽王三年时,幽王进后宫见到褒姒,就宠爱上她,生了儿子伯服,后来竟然废掉申后和太子,立褒姒为王后,伯服为太子。
太史伯阳感叹道:“祸患已经形成了,谁也没有办法了。”褒姒不爱笑,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,她还是不笑。
幽王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,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。
有一次,幽王点烽火,诸侯都率兵赶来,到了却没有敌人,褒姒果然大笑。
幽王非常高兴,因此多次点燃烽火。
后来失去了信用,诸侯也就不肯应召而来了。
幽王用虢石父为卿,执掌政事,人民都很怨恨,石父为人奸佞乖巧,善于奉承,贪图财利,幽王却重用他。
加上幽王废掉申后,赶走太子。
申侯大怒,会同缯国、西夷犬戎攻打幽王。
幽王点燃烽火召集救兵,救兵却没有到。
于是,他们把幽王杀死在骊山下,掳走褒姒,取走了周朝的全部财物离去。
尔后,诸侯就和申侯共同拥立前幽王太子宜臼,就是平王,以便继续供奉周朝祭祀。
平王即位后,向东迁都到洛邑,以躲避犬戎的侵袭。
周王室日渐衰败,诸侯中强的并吞弱的,齐、楚、秦、晋开始强大,政权掌握在诸侯首领的手中。
四十九年(前722),鲁隐公即位。
五十一年(前720),平王逝世,由于太子氵曳父早已死去,立了他的儿子继王位,那就是桓王。
桓子是平王的孙子。
桓王三年(前717),郑庄公来朝见,桓王不以礼节接待。
五年,郑国怨恨桓王,与鲁国互换许田。
许田本是天子祭祀泰山的专用田。
八年(前712),鲁国杀死隐公,立桓公。
十三年(前707),桓王讨伐郑国,郑国军人射伤桓王,桓王率兵败回。
二十三年(前697),桓王逝世,儿子庄王佗即位。
庄王四年(前693),周公黑肩想杀掉庄王而立王子克。
辛伯告知庄王,庄王杀了周公。
王子克逃到燕国。
十五年(前682),庄王逝世,儿子矨王胡齐即位。
矨王三年(前679),齐桓公开始称霸。
五年(前677),矨王逝世,儿子惠王阆即位。
惠王二年,当初,庄王宠爱的姚姬生下了儿子颓,颓受到宠幸。
惠王即位以后,夺了大臣的园圃作为豢养禽兽的苑囿,因此,大夫边伯等五人起来作乱,谋划召集燕、卫两国的军队攻打惠王。
惠王逃奔到温,尔后居留在郑国栎。
边伯等拥立矨王的弟弟颓为周王。
他们遍及歌舞,以示庆祝。
郑、虢两国君主大怒。
四年(前673),郑、虢两国发起攻击,杀了周王颓,又迎回惠王。
惠王十年(前667),赐齐桓公为诸侯首领。
二十五年(前652),惠王逝世,儿子襄王郑即位。
襄王的生母早死,后母叫惠后。
惠后生的儿子名叫叔带,受到惠王宠爱,襄王很怕他。
三年(前649),叔带和戎、狄谋划攻打襄王,襄王想杀掉叔带,叔带跑到齐国。
齐桓公派管仲为戎和周调解,派隰朋为戎和晋调解,襄王用上卿的礼节接待管仲。
管仲辞谢说“:我不过是职位低下的官吏。
齐国还有天子任命的二位上卿国氏和高氏在。
如果他们在春秋季节来朝见,王又要以什么礼节接待呢?我只是诸侯的臣下,不能受此隆重礼节。”襄王说:“你,舅父家的使臣,我嘉许你的功勋,请不要违背我的好意。”管仲最终受了接待下卿的礼节,尔后回齐。
九年,齐桓公去世。
十二年(前640),叔带又回到周都。
十三年(前639),郑国攻打滑国,襄王派游孙、伯服为滑国讲情,郑国囚禁了他们。
郑文公怨恨惠王回周国复位后不送给郑厉公玉杯,又怨恨襄王对卫国、滑国友好,所以囚禁了伯服。
襄王大怒,准备用狄人讨伐郑国。
富辰劝谏道“:我们周王室东迁,是依靠晋国和郑国的。
王子颓作乱,又借助郑国平定,现在却因小小的怨恨便离弃它!”襄王不听。
十五年,襄王命令狄人的军队讨伐郑国。
襄王感激狄人,准备立狄主的女儿为王后。
富辰谏阻道:“平王、桓王、庄王、惠王都得到过郑国的好处,现在王离弃亲近的郑国而亲近狄人,这是不能依从的。”襄王不听。
十六年(前636),襄王废黜狄后,狄人来侵,杀了谭伯。
富辰说“:我屡次进谏,王不听从,现在这种局面,我不出战,君王不会认为我在怨恨他吗?”于是便带领他的部属与狄人战死。
当初,惠后想立王子带叔,所以用自己的同伙给狄人军队开路,狄人顺利进入周都。
襄王出逃到郑国,郑国将王安置在汜邑。
带叔被拥立为王,娶了襄王所废黜的狄后,和她住在温邑。
十七年(前635),襄王向晋国告急,晋文公接纳襄王而杀掉带叔。
襄王就赏赐晋文公玉王圭、香酒、弓箭,封他为诸侯首领,并把黄河北岸的一片土地赏给晋国。
二十年(前632),晋文公召见襄王,襄王在河阳、践与他相会,诸侯都来朝见。
史书上避讳这件事,写道:“天王到河阳巡视。”二十四年(前628),晋文公去世。
三十一年(前621),秦穆公去世。
三十二年(前620),襄王逝世,儿子顷王壬臣即位。
顷王六年(前613)逝世,儿子匡王班即位。
匡王六年(前608)逝世,弟弟瑜继立,就是定王。
定王元年(前606),楚庄王讨伐陆浑的戎人,军队驻扎在洛郊,派人问九鼎情况。
定王派王孙满准备好辞令应付,楚兵才离去。
十年(前597),楚庄王围攻郑国,郑伯投降,不久又恢复郑国。
十六年(前591),楚庄王去世。
二十一年(前586),定王逝世,儿子简王夷即位,简王十三年(前573),晋国杀死国君厉公,从周迎接公子周回去,拥立为悼公。
十四年(前572),简王逝世,儿子灵王泄心即位。
灵王二十四年(前548),齐国崔抒杀死国君庄公。
二十七年(前545),灵王逝世,儿子景王贵即位。
景王十八年(前527),王后生的太子聪明但早死。
景王宠爱子朝,想立为太子,刚好这时景王逝世,子丐的同伙与子朝争立为王,国人拥立长子猛为王,子朝攻击并杀害猛。
后来国人谥猛为悼王,晋国攻打子朝而拥立子丐,这就是敬王。
敬王元年(前519),晋国人送敬王入京都,但是,子朝已经自立为王,避居草泽中。
四年(前516),晋国率诸侯护送敬王到京都,子朝作了臣子,诸侯又为洛都建城。
十六年(前504),子朝的党徒又作乱,敬王逃奔到晋国。
十七年(前史记503),晋定公终于送敬王进入周朝京都。
三十九年(前481),齐国田常杀死他的国君简公。
四十一年(前479),楚国灭了陈国。
孔子去世。
四十二年(前478),敬王逝世,儿子元王仁即位。
元王八年(前469)逝世,儿子定王介即位。
定王十六年(前453),韩、赵、魏三晋灭了智伯,并瓜分了他的领地。
二十八年(前441),定王逝世,长子去疾即位,这就是哀王。
哀王即位三个月,弟弟叔袭击哀王,并杀了他自立为王,这就是思王。
思王自立五个月,小弟弟嵬攻打并杀了思王而自立,这就是考王。
这三个王都是定王的儿子。
考王十五年(前426)逝世,儿子威烈王午即位。
考王封他的弟弟在河南,这就是西周桓公,以继承周公的官职。
桓公去世,儿子威公继承爵位。
威公去世,儿子惠公继承,又封了他的幼子到巩地以侍奉王室,称为东周惠公。
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),九鼎震动。
王任命韩、魏、赵为诸侯。
二十四年(前402),威烈王逝世,儿子安王骄即位。
这年,盗贼杀死楚声王。
安王即位二十六年(前376)逝世,儿子烈王喜即位。
烈王二年(前374),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说:“当初,周与秦合在一起,而后分开,分开五百年后会再合在一起,复合十七年,将有一位用霸道统一天下的人物出现。”十年(前369),烈王逝世,弟弟扁即位,这就是显王。
显王五年(前364),向秦献公道贺,献公称首领。
九年(前360),显王赏赐祭祀文王、武王的胙肉给秦孝公。
二十五年(前344),秦在周都会见诸侯。
二十六年(前343),周王送给秦孝公诸侯首领称号。
三十三年(前336),向秦惠王道贺。
三十五年(前334),赏赐祭祀文王、成王的胙肉给秦惠王。
四十四年(前325),秦惠王正式称王。
尔后,诸侯都称王。
四十八年(前321),显王逝世,儿子慎靓王定即位。
慎靓王即位六年逝世,儿子赧王延即位。
赧王的时候,东西两周各自为政。
赧王迁都到西周。
西周武公的共太子去世了。
武公的五个儿子都是庶子,没有嫡子接位。
司马翦对楚王说:“不如用土地资助公子咎,为他请求立为太子。”左成说:“不能这样。
周如果不听从,那么你的计谋受到困扰,并且和周朝疏远了交情。
不如请问周君,看他想立谁,私下告诉您,您表示请求能让楚国用土地资助他。”果然立公子咎为太子。
八年(前307),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,楚国援救宜阳。
楚国因周朝帮助秦国的缘故,准备攻打周朝。
苏代为周游说楚王说“:何必因为周替秦出兵带来祸端呢?说周朝替秦国出力超过替楚国出力的人,是想让周朝投入秦国的怀抱,所以现在有“周秦”的说法。
周朝知道自己不能得到解救,一定会投向秦,这是秦国取得周朝的妙计。
真正为王着想的话,周朝倾向秦要善待它,不倾向秦国也要善待它,使它和秦疏远。
周朝与秦国断绝了关系,一定会投向郢楚。”秦国借道东周、西周之间,准备攻打韩国,周恐惧,借道会得罪韩国,不借会得罪秦国。
史厌就对周君说“:何不派人对韩公叔说‘:秦所以敢越过周地攻打韩国,是信任东周。
您何不给周一些土地,又派出人质到楚国呢?这样秦国一定怀疑楚国,又不相信周,那就不会攻打韩国了。’再派人对秦国说:‘韩硬要给周土地,想用这个办法使秦怀疑周,周君不敢不接受。’这样,秦一定没有理由叫周不接受韩的土地。
而周既得到韩的土地,又得到秦的谅解。”秦国召见西周君,西周君不愿意去,因此派人对韩王说:“秦国召见西周君,准备让他攻打大王的南阳,大王为何不派兵到南阳呢?西周君可以用作借口不到秦国去。
周君不到秦国去,秦一定不敢渡过黄河来攻打南阳了。”东周和西周交战,韩国救西周。
有人为东周游说韩王说“:西周是从前天子的国都,有很多出名的器具,贵重的珍宝。
大王如果按兵不动,既可以对东周施恩惠,又可以得到西周的全部珍宝器物。”赧王是名义上的周王。
楚国围攻雍氏,韩国向东周征集兵械和粮食,东周君恐慌了,召来苏代并告诉他。
苏代说:“您何必担忧这件事?我不但可以使韩国不向东周征集兵械和粮食,还能替你取得高都。”周君说:“你果真能做到,我愿意将国事听从你安排。”苏代见韩相国说“:楚国围攻雍氏,预定三个月期限,现在已经五个月还没能攻下,这说明楚国疲惫了。
而今相国您向周征集武器和粮食,这是告诉楚国你们已疲惫了。”韩相国说:“对。”使者停止出发了。
苏代又说“:你何不把高都送给周?”韩相国大怒说“:我不向周征集武器和粮食,已经很够了,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周?”苏代说“:把高都送给周,周一定会过来投靠韩国。
秦国听了,一定大怒,忿恨周,就不让周的使臣往来。
这样一来,等于用一个破败的高都换得一个完整的东周。
为什么不给周高都呢?”相国又说“:好。”果然把高都送给了周。
三十四年(前281),苏厉对周君说:“秦国攻破韩、魏,打败魏将师武,向北夺取了赵国的蔺邑和离石,都是白起。
这个人善于用兵,又有天意。
现在又要带兵出伊阙塞攻打梁国,梁被攻破,周就危险了。
您何不派人去游说白起呢?告诉他‘楚国有个养由基,善于射箭,距离柳叶百步而射,百发百中。
左右观看的几千人,都说他会射箭。
有一个人站在他旁边却说:“不错,可以教你射箭了。”养由基生气了,丢下弓,握着剑说“:你怎能教我射箭呢?”那人说“:不是我能教你伸出左手持弓,弯着右手拿箭。
你距离柳叶百步而射,能够百发百中,若不趁射得最好的时候停下来,一会儿气力衰弱疲倦,开弓不正,发箭不直,只要一次没射中,前面所中的百发就白废了。”现在攻破韩、魏,打败师武,向北夺取赵国蔺邑、离石,您的功劳很多了。
如今又要带兵出伊阙塞,经过东、西两周,背对韩国,攻打梁国。
这一仗如果不能攻下,从前的功劳也就全部废弃了。
您不如推说有病,不要出兵了。’”四十二年(前273),秦国攻破华阳,背弃与魏国的盟约。
马犯对周君说“:请让梁替周筑城。”于是就对梁王说“:周王忧惧秦兵得了重病,如果他病死了,我马犯一定会死的。
我请求把周王的九鼎送给大王,大王接受九鼎,希望能替我谋条生路。”梁王说:“好!”于是给了他军队,史记声称防卫周。
马犯又因势对秦王说“:梁并不是要去防卫周,而是准备攻打周啊。
大王不妨试着发兵到边境察看一下吧。”秦国果然派出军队。
马犯又对梁王说:“周王病得很厉害了,我请求等周王病愈,征得同意,再答复九鼎的事。
现在大王派军队到周去,诸侯都产生疑心,以后办事不能使人信服,不如命令那些军队替周修城,以隐匿诸侯疑心伐周的事端。”梁王说“:好。”就让军队修筑周城。
四十五年(前270),周君的秦国宾客对周最说:“你不如称赞秦王的孝道,趁便建议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养地,秦王一定高兴。
这样,你就和秦国有了交情。
交情好了,周君一定认为是你的功;交情坏了,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必定会有罪的。”秦国进攻周,周最对秦王说“:替大王打算的话,最好不要攻周。
攻周,实在不能有什么好处,却招来使天下人害怕的名声。
天下害怕秦的威声,一定会向东联合齐国。
而秦的军队在周地疲惫了,又使天下与齐国联合,那么,秦国就不容易统一天下了。
天下人都想使秦国疲惫,所以劝大王攻打周。
秦国中了天下人的计,而使自己陷于疲惫,那么,秦的命令在诸侯中就不能通行了。”五十八年(前257),韩、赵、魏三国抵抗秦国。
周命令它的相国到秦国去,因为秦国轻视,相国中途返回。
说客对相国说“: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,还不一定。
秦想知道韩、赵、魏三国的情况,您不如赶紧去见秦王说:‘我希望能为大王探听东方各国的变化。’秦王一定会看重您。
看重您,就等于秦看重周,周因此得到秦的信任。
至于齐国的重视,本来就有周最早已取得齐国的信任。
这样,周就可以经常不失去强国的交情。”秦信任周,就派兵攻打韩、赵、魏三国。
五十九年(前256),秦国攻取韩国的阳城、负黍,西周恐惧,背叛秦国,与诸侯订立合纵,率领天下的精锐军队出伊阙去攻打秦国,使秦国与阳城无法相通。
秦昭王大怒,派将军詉攻打西周。
西周君跑到秦国,叩头认罪,将西周的三十六个城邑和三万人口全部献给秦国。
秦接受他的贡献,送西周君回到西周。
周赧王去世,周的民众向东方逃亡。
秦国夺取了九鼎和其他宝器,而将西周公迁移到单心狐。
七年后,秦庄襄王灭了东周,于是东周、西周都并入了秦国。
周朝灭亡。
太史公说:学者都说周伐纣以后,建都洛邑。
综合事实看来,并不是这样。
武王营建洛邑,成王派召公占卜过,而将九鼎安放在那里,但周朝还是在丰邑、镐京建都。
直到犬戎击败幽王,周朝才东迁到洛邑。
一般所说的“周公葬于毕”,毕就在镐京东南方的杜中。
秦国灭掉周朝,汉朝建立九十多年后,天子将封禅于泰山,向东巡视到达河南,寻找到周的遗嗣,封它的后裔嘉方圆三十里的土地,号称为“周子南君”,与列侯地位相等,以供奉他们先祖的祭祀。


尚仁诗歌网 ,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,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-NC-SA协议进行授权 , 禁止转载,本文地址:周本纪-史记五十章
喜欢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